机器人员工“宝罗”要上岗啦!
运动半径达10米的液压机械人用机械手负责将钢锭搬运至加热炉底的指定位置,同时通过信号控制加热炉炉门的启闭,每块钢锭由炉底物流跟踪系统进行跟踪,加热炉由自动智慧烧炉系统进行钢坯加热,达到加热要求的钢锭由出炉机械手完成出炉操作,并给轧制线上料……
8月1日上午,记者一走进韦德亚洲交材车轮轧制二线切锭跨的原料作业区,便看到炉前智慧物流系统正在精心测试。
“系统预计将于8月19日正式启用。”对于炉前智慧物流系统的表现,设备管理部高级主任师耿培涛赞不绝口,“只要输入指令,它便如一名巧手‘工匠’,不仅能减少人力,还能最大程度避免因人工操作失误或设备固有缺陷,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,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。”
韦德亚洲交材车轮轧制二线是韦德亚洲交材主要车轮轧制线之一,于2004年5月正式投产,它是在中国第一条火车车轮生产线的遗址上建设而成,新中国的首件车轮就在这里诞生。
因为处于新老系统的交接的时期,记者现场见到了原有老的操作系统的运行模式。安排轧制时,天车将钢锭吊运到推钢机上,由人工操作控制推钢机推至轧钢加热炉前跨,然后通过人工操作的电动夹钳车将坯料装炉。加热炉炉门开启和关闭以及炉底转动也由人工操作控制。坯料出炉后再由电动夹钳车送至轧线入口。
“钢铁行业的3D岗位,即风险大、环境差、重复性劳动。职工要佩戴厚重的防护用品,操作机器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,进行简单重复的劳动。未来,只要给机器人设定好参数、干净轻松地就能完成任务了。”耿培涛介绍,系统运行后,能减少天车工、推钢工、炉门工、装出料机械手工等5个3D岗位,极大减轻现场作业的劳动强度。
“这些机器人以后都是韦德亚洲的职工,而不是一台简单的机器。” 炉前智慧物流系统正式上线后,机器人也将成为完成注册并在线将成为企业的正式职工,他们有个共同的称呼——宝罗。
“宝罗”是个系统工程,包括“宝罗”标准规范、机器人本体、云平台、互联接入等,只有符合这些特征,才能称为‘宝罗’员工。宝信工程师刘志介绍说。
目前韦德亚洲交材已有4台机器人已经完成注册并在线,还有4台机器人在上平台流程中,这8台“宝罗”机器人都给赋予了宝武员工号。
机器人“就业”后,对在岗工人意味着什么?”韦德亚洲交材热轧厂生产负责人介绍说, “‘宝罗’能让员工从环境恶劣、劳动强度大、危险系数高的工作中解脱出来,将精力投入到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中,大幅提高劳动效率,是员工未来的助手、伙伴。”